【“兩強一促”活動進行時】中釜集團:用心服務,打造精品工程
距“兩強一促”活動開始已經一個多月了,中釜集團各部門聚焦活動目標,按照活動方案開展了工程管理創新講堂、研發人才引進等一系...
了解更多建筑的組成,建筑物由結構體系、圍護體系和設備體系組成。一、結構體系1.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安全地傳至地基;2.上部結構——基礎以上部分的建筑結構,包括墻、柱、梁、屋頂等;3.地下結構——建筑物的基礎結構。
2020.12.14建筑的組成
建筑物由結構體系、圍護體系和設備體系組成。
一、結構體系
1.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安全地傳至地基;
2.上部結構——基礎以上部分的建筑結構,包括墻、柱、梁、屋頂等;
3.地下結構——建筑物的基礎結構。
二、圍護體系
1.由屋面、外墻、門、窗等組成;
2.屋面、外墻圍護出的內部空間,能夠遮蔽外界惡劣氣候的侵襲,同時也起到隔聲的作用,從而保證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3.門是連接內外的通道,窗戶可以透光、通氣和開放視野,內墻將建筑物內部劃分為不同的單元。
三、設備體系:通常包括給排水系統、供電系統和供熱通風系統。
1.供電系統——(1)強電系統:供電、照明等;(2)弱電系統:通信、信息、探測、報警等。
2.給排水系統——(1)給水系統提供飲用水和生活用水;(2)排水系統排走建筑物內的污水。
3.供熱通風系統——為建筑物內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適的環境。
民用建筑的構造
一、建筑高度的確定
1.高度控制區: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構筑物更高點的高度計算;
2.非控高區:
平屋頂——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點的高度計算;
坡屋頂——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計算;
局部突出屋面的占屋頂平面面積不超過1/4者,不計入建筑高度
二、不允許突出道路和用地紅線的建筑突出物
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許突出的凸窗、窗扇、窗罩、空調機位,突出深度不應大于0.50m;
(2)2.50m以上允許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于人行道寬減1m,并不應大于3m;
(3)3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寬度不應大于2m;
(4)5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宜大于3m。
2.在無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允許突出空調機位、窗罩,突出深度不應大于0.50m。
三、其他構造要求
1.地下室、局部夾層、走道凈高不應小于2m。
2.架空層及避難層的凈高不應低于2m。
3.嚴禁將幼兒、老年人生活用房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4.居住建筑中的居室不應布置在地下室內。
5.建筑物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
6.當設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
7.臺階與坡道設置應符合:
(1)公共建筑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內臺階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
(2)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05m,臨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時,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10m;欄桿當采用垂直桿件時,其桿件凈距不應大于0.11m。
(3)樓梯每個梯段的踏步一般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于3級;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于2m,梯段凈高不宜小于2.20m。
8.陽臺、外廊、室內回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欄桿。住宅、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及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欄桿必須采用防止攀登的構造,當采用垂直桿件做欄桿時,其桿件凈距不應大于0.11m。
9.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于0.90m。
10.門窗與墻體應連接牢固,且滿足抗風壓、水密性、氣密性的要求,對不同材料的門窗選擇相應的密封材料。
建筑抗震構造要求
一、結構抗震相關知識
1.抗震設防的基本目標——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建筑抗震設防分類——甲、乙、丙、丁。
二、震害規律
1.框架結構震害的嚴重部位多發生在框架梁柱節點和填充墻處;
2.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頂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內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三、多層磚砌體房屋的構造柱構造要求
1.構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墻厚190mm時為180mm×190mm)。
2.縱向鋼筋宜采用4Φ12,箍筋間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應適當加密;6、7度時超過六層、8度時超過五層和9度時,構造柱縱向鋼筋宜采用4Φ14,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構造柱應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
3.構造柱與墻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沿墻高每隔500mm設2Φ6水平鋼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內點焊組成的拉結網片或Φ4點焊鋼筋網片,每邊伸入墻內不宜小于1m。6、7度時底部1/3樓層,8度時底部1/2樓層,9度時全部樓層,上述拉結鋼筋網片應沿墻體水平通長設置。
4.構造柱與圈梁連接處,構造柱的縱筋應在圈梁縱筋內側穿過,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
5.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與埋深小于500mm的基礎圈梁相連。
6.橫墻內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兩倍層高;下部1/3樓層的構造柱間距適當減小;當外縱墻開間大于3.9m時,應另設加強措施。內縱墻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4.2m。
四、多層磚砌體房屋現澆混凝土圈梁的構造要求
1.圈梁應閉合,遇有洞口圈梁應上下搭接。圈梁宜與預制板設在同一標高處或緊靠板底。
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20mm。
3.按規范要求增設的基礎圈梁,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80mm,配筋不應少于4Φ12。
距“兩強一促”活動開始已經一個多月了,中釜集團各部門聚焦活動目標,按照活動方案開展了工程管理創新講堂、研發人才引進等一系...
了解更多建筑企業的整體發展形式相對比較良好,能夠給人們帶來別樣的感受,但是在項目建設時,由于有些項目投資相對比較大,涉及到的施工...
了解更多建筑企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建筑企業而言,勞務成本占總成本的20%-30%,勞務分包是建筑施工中把技術和管理轉化為產品的...
了解更多招標投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大宗貨物買賣或者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時通常采用的競爭交易方式。采用招標投標方式進行建設工程的發...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