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近期,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其中涉及公共安全、公共衛生應急保障、應急管理體系等眾多內容。我們從安全、應急、消防等角度簡單解讀十四五規劃內容。規劃內容概覽規劃中涉及眾多公共安全的內容,為未來安全建設指明方向。具體內容包括: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4...
2021.02.20近期,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其中涉及公共安全、公共衛生應急保障、應急管理體系等眾多內容。
我們從安全、應急、消防等角度簡單解讀十四五規劃內容。
規劃內容概覽
規劃中涉及眾多公共安全的內容,為未來安全建設指明方向。具體內容包括:
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5.“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安全觀,實施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安全屏障。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強化生物安全保護,提高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推進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發展巨災保險,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從規劃中的內容來看,總的主線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從平安中國的角度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安全是生存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是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的迫切需要,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堅實保障。
2010年國務院提出了安全產業以來,安全產業穩步向前發展。隨著AI技術的發展,安全產品和技術向著智能化發展。
據IDC數據,2018年平安城市建設市場規模約為286.15億元,國內平安城市市場規模2018-2021年的復合增速有望達到14.4%,2021年平安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428.24億元。
規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平安中國”一詞單獨作為核心關鍵詞出現,以前并不多見,對于大安全產業、消防產業來說是大好機遇。
一方面,“平安中國”戰略目標對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復雜的局勢背景下,強調了處理好安全和城市安全的關系。
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安全產業尚處于起步期,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建設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消防產業屬于保障性安全產業,要清醒認識當前我國安全基礎薄弱,安全形勢嚴峻復雜,準確把握新時期對消防和安全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科學制定目標。
從應急管理角度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之一,同時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應急產業市場前景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新興市場的拉動下,全球應急產業仍有較大市場空間,預計到2024年全球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4256.5億美元。
2018-2024年全球應急產業市場規模預測
根據規劃內容,要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發展巨災保險,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對于應急管理來說,要抓住“十四五”期間建設科技強國的重大戰略機遇,激發應急管理領域人才創新活力,完善應急管理領域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以科技賦能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同時,要自覺把應急管理工作擺進十四五戰略布局中謀劃推進,加快推動應急管理工作轉型升級、換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對未來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充滿期待。
從消防產業數字化角度
“十四五”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通過工業互聯網賦能、智能制造等方式,將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
根據規劃內容,要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加之《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
積極推廣應用消防安全物聯網監測、消防大數據分析研判等信息技術,推動建設基層消防網格信息化管理平臺,2021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2022年底前分級建成城市消防大數據庫。
這些都為未來的消防工作指明了方向。
利用5G、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建設智慧消防,進行消防產業數字化升級,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