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近幾年建筑領域民營企業下行的趨勢明顯,央企、國企自身擁有著天然優勢,如一些工程在招標階段設置只有央企、國企才能達到的高門檻,導致這樣的現狀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就是——資質壟斷。改革后,資質壟斷有望打破,從而促進央企、國企、民企的公平競爭。
2020.12.14打破行業壟斷 促進公平競爭
據相關統計,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特級數量約900項,分別歸屬約700家企業,其中83%持有一個特級資質,持有特級資質的企業數量呈金字塔分布,資質改革后,將打破原先的平衡。
近幾年建筑領域民營企業下行的趨勢明顯,央企、國企自身擁有著天然優勢,如一些工程在招標階段設置只有央企、國企才能達到的高門檻,導致這樣的現狀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就是——資質壟斷。改革后,資質壟斷有望打破,從而促進央企、國企、民企的公平競爭。
完善招投標制度 暗示弱化資質
《方案》明確,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引導建設單位合理選擇企業。制度的完善,將優化調整工程項目招標條件設置,不以資質作為重要標準,引導建設單位更多從企業實力、技術力量、管理經驗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自主選擇符合工程建設要求的企業,暗示著資質將進一步弱化。
資質等級壓減 放寬市場準入
根據《方案》,改革后,工程勘察資質分為綜合資質和專業資質,工程設計資質分為綜合資質、行業資質、專業和事務所資質,施工資質分為綜合資質、施工總承包資質、專業承包資質和專業作業資質,工程監理資質分為綜合資質和專業資質。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資質只設甲級或不分等級),資質等級壓減后,中小企業承攬業務范圍將進一步放寬,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方案》指出:做好資質標準修訂和換證工作,確保平穩過渡,開展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標準等修訂工作,合理調整企業資質考核指標。設置1年過渡期,到期后實行簡單換證,即按照新舊資質對應關系直接換發新資質證書,不再重新核定資質。
此次資質改革將現有資質類別、等級壓減,壓減幅度約60%。業內人士預判,由于施工資質由原先的一、二、三級并為甲、乙級或不分等級,乙級標準的含金量或將變低,將不如原二級。有網友則認為,關于二級資質的問題,如果有足夠實力則可不受改革影響,可靠實力升為甲級。
資質門檻降低 促進公平競爭
有網友認為:資質門檻降低,個人責任終身制,才是公平公正發展的大趨勢,雖然短期內可能會有陣痛,但工程投標市場必然會越來越正規,扶正了畸形的工程市場。《方案》提出,適當放寬部分資質承攬業務規模上限,資質等級壓減后,中小企業承攬業務范圍將進一步放寬,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公平良好的氛圍。
住建部最新印發的《方案》主要內容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一、精簡資質類別 歸并等級設置
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優化建筑市場營商環境,確保新舊資質平穩過渡,保障工程質量安全,按照穩中求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對部分專業劃分過細、業務范圍相近、市場需求較小的企業資質類別予以合并,對層級過多的資質等級進行歸并。
改革后,工程勘察資質分為綜合資質和專業資質,工程設計資質分為綜合資質、行業資質、專業和事務所資質,施工資質分為綜合資質、施工總承包資質、專業承包資質和專業作業資質,工程監理資質分為綜合資質和專業資質。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資質只設甲級或不分等級),資質等級壓減后,中小企業承攬業務范圍將進一步放寬,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具體壓減情況如下:
1.工程勘察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4類專業資質及勞務資質整合為巖土工程、工程測量、勘探測試等3類專業資質。綜合資質不分等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
2.工程設計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21類行業資質整合為14類行業資質;將151類專業資質、8類專項資質、3類事務所資質整合為70類專業和事務所資質。綜合資質、事務所資質不分等級;行業資質、專業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資質只設甲級)。
3.施工資質。將10類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調整為施工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保留12類施工總承包資質,將民航工程的專業承包資質整合為施工總承包資質;將36類專業承包資質整合為18類;將施工勞務企業資質改為專業作業資質,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綜合資質和專業作業資質不分等級;施工總承包資質、專業承包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專業承包資質不分等級),其中,施工總承包甲級資質在本行業內承攬業務規模不受限制。
4.工程監理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取消專業資質中的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農林工程資質,保留其余10類專業資質;取消事務所資質。綜合資質不分等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
二、放寬準入限制 激發企業活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制定統一的企業資質標準,大幅精簡審批條件,放寬對企業資金、主要人員、工程業績和技術裝備等的考核要求。適當放寬部分資質承攬業務規模上限,多個資質合并的,新資質承攬業務范圍相應擴大至整合前各資質許可范圍內的業務,盡量減少政府對建筑市場微觀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三、下放審批權限 方便企業辦事
進一步加大放權力度,選擇工作基礎較好的地方和部分資質類別,開展企業資質審批權下放試點,將除綜合資質外的其他等級資質,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其中,涉及公路、水運、水利、通信、鐵路、民航等資質的審批權限由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方便企業就近辦理。試點地方要明確專門機構、專業人員負責企業資質審批工作,并制定企業資質審批相關管理規定,確保資質審批權下放后地方能夠接得住、管得好。企業資質全國通用,嚴禁各行業、各地區設置限制性措施,嚴厲查處變相設置市場準入壁壘,違規限制企業跨地區、跨行業承攬業務等行為,維護統一規范的建筑市場。
四、優化審批服務 推行告知承諾制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動企業資質審批事項線上辦理,實行全程網上申報和審批,逐步推行電子資質證書,實現企業資質審批“一網通辦”,并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公開發布企業資質信息。簡化各類證明事項,凡是通過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可以獲取的證明材料,一律不再要求企業提供。加快推行企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進一步擴大告知承諾制使用范圍,明確審批標準,逐步提升企業資質審批的規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五、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保障工程質量安全
堅持放管結合,加大資質審批后的動態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和“互聯網+監管”模式,強化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責任落實,加大對轉包、違法分包、資質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強化事后責任追究,對負有工程質量安全事故責任的企業、人員依法嚴厲追究法律責任。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