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跨入2021年新年,氣溫雖持續走低,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的惠州,新時代的“嶺東雄郡”卻是一片熱潮涌動——繼2020年收官時迎來總投資159億元的宇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350億元的惠陽(良井)智慧互聯科技園項目落子后,2021年開局,惠州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順利動工。以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在...
2021.01.11跨入2021年新年,氣溫雖持續走低,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的惠州,新時代的“嶺東雄郡”卻是一片熱潮涌動——繼2020年收官時迎來總投資159億元的宇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350億元的惠陽(良井)智慧互聯科技園項目落子后,2021年開局,惠州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順利動工。
以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惠州這一道道發展縮影的背后,是一張可靠電網的賦能加持。
2020年,惠州不僅在粵港澳大灣區9個城市中率先實現了供電量增幅轉正,全年供電量更是突破了420億千瓦時,增幅居珠三角首位,其中,地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莞惠核心區域的惠陽區在2020年最后創下了新記錄:惠陽全年供電量首破95.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3%,為“十三五”收官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賦能千億產業集群,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建設!
在惠陽這片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投資創業的熱土,惠陽供電人正用自己的責任與擔當,以高效優質的供電服務,不斷打造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惠陽在新的發展格局中不斷構建新優勢、彰顯新作為!構筑可靠惠陽電網
1年內連投7項主網工程
不尋常的2020年里,惠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錨定項目建設主戰場,將項目落地、建設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攻堅克難引項目、抓項目、服務項目,鑄就了項目密集搶灘的“惠州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共有50余宗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大項目落子惠州,總投資超6000億元,平均每周都有一個10億元以上的項目在惠州落戶或開工。
立足深莞惠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前沿陣地,2020年,惠陽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眾多企業和項目的落戶,搶占著新經濟、新基建的風口。
短短半年時間里,就有中諾、科信、恒昂等一批總投資400多億元的項目陸續動工,還有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等一批高新產業園區的建設,共同推動著惠陽“千億級產業園區”藍圖構建。
項目多、質量高、科技新、影響大,隨之而來的用電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特別是惠陽區西部、南部以及中北部依然存在有用電缺口,并面臨著原有變電站供電能力趨于飽和的困境。
構筑一張更加可靠的惠陽電網,以此“服務大項目、帶動大發展”,這是惠陽供電人立下的發展決心,在此背景下,廣東電網惠州惠陽供電局將淡水、新圩、鎮隆、三和等產業密集區域的7個電網建設工程提上了攻堅日程。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物資運輸、青賠等多方面影響,各項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一度出現了滯后。
“得益于政企之間的深化聯動,惠陽各級政府部門與我們供電企業的緊密協作,為惠陽電網擴容建設按下了加速鍵!”廣東電網惠州惠陽供電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在惠陽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惠陽供電局與各職能部門以及有關責任街道、鄉鎮建立起了多維度的協調體系,將項目中征地青賠、施工道路協調及林業、環保、交通等領域的“硬骨頭”一一啃下,以政企聯手的方式克服了疫情下項目推進的種種不利影響。
從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28日,惠陽區域內7項主網工程在1年內陸續投產,共計提供111萬千瓦供電能力,其中,在深莞惠交接處的新圩鎮更是在年內連投3座變電站,讓新圩2700家企業迎來了用電升級,有效解決了經濟高速發展地區負載重、電力供應“卡脖子”的問題,全方位彌補了惠陽區西部、南部以及中北部用電缺口,優化了惠陽區電網建設布局,為惠陽區打造“智造高地 活力惠陽”提供電力引擎。
提升電力獲得感
“一攬子”好服務優營商
城市高質量發展區,需要的電力服務加持。
在大力推進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近年來,廣東電網惠州惠陽供電局通過積極拓寬服務渠道,構建起涵蓋實體營業廳、24小時自助營業廳、95598供電服務熱線、網(掌)上營業廳、微信等多種公眾服務平臺,打造了一個多元化、立體式的客戶服務體系。
2020年,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東電網惠州惠陽供電局制定了以“強網、快接、多用、少停”為核心的四項工作措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升級服務內容和方式,通過“一攬子”優服務提升電力營商環境,更大限度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沿著葉挺大道從惠城區駛往惠陽區,在象嶺路段右側空地上,可以看到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大片黃色的土地被盤整出來,正加快道路建設,在這個臨深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一個千億級“智造新城”的藍圖正在這里徐徐展開。“項目已經陸續動工,這里很快就會大變樣。”惠陽區三和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偉東介紹,大變樣的背后就有著電力服務的助力。
原來,早在總規劃面積超800公頃的象嶺智慧科技園提上建設議程之初,惠陽供電局便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小組,搭建起了政企聯動的常態化溝通機制,主動對接政府和項目客戶,靠前服務及時了解各項用電需求,深入推進“業擴+工程”配套開展工作模式,為項目建設提速賦能,并創造了一個個“惠陽速度”。
以同樣位于惠陽三和街道的伯恩光學三和廠區為例,通過加快業擴配套立項及建設速度,僅用時不到50天,惠陽供電人便完成了新建2回10千伏線路業擴配套工程,全面滿足了企業2.23萬千伏安的用電報裝需求。
加速用電出真招,提升電力獲得感。2020年,惠陽供電局還在惠州全市率先成立了電力服務“專窗、專班”,通過進駐惠陽區行政服務中心的方式,與政府各部門單位聯合辦公,提升服務效能,推動企業投資項目在惠陽落地。
在服務的“前端”,2020年里,惠陽供電局更是打破了以往“后知后覺”的服務瓶頸,聯手惠陽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惠陽區發改局建立起雙向溝通機制,以提前掌握重點項目的規劃、推進進程,主動提供前期用電咨詢服務,為全區重點項目開辟電力綠色服務通道,為一批批企業和項目用電按下了“快接鍵”。
統計顯示,惠陽供電局在2020年中壓業擴報裝全流程平均用時同比下降超50%,送電56.15萬千伏安,而低壓(非居民)業擴報裝全流程更是“零超時”,獲得電力專項工作落實在惠陽區獲得各方好評,在2020年惠陽區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評比中排名首位!
拓展新型電力市場
電能替代助攻企業節能省錢
2020年2月,當疫情防控處于關鍵期之時,來自惠陽的企業勝宏科技快速投資了1000萬元緊急定制全自動口罩生產線,用于捐助武漢、湖北抗疫工作。
抗疫物資全自動生產線速度快,惠陽供電人的保供電行動也絲毫沒有懈怠。
為支持重大防疫企業復工復產,疫情期間,惠陽供電局加大了工作投入力度,一方面組織配電運維人員開展線路巡視,及時掌握保供電設備運行情況并做好應急搶修準備,另一方面,組織營銷人員對專用配電設施進行用電安全檢查,并每天做好遠程負荷監控,確保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生產線的供電可靠,并對31戶防控應急生產、配套企業開展保供電檢查累計62人次。
與此同時,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惠陽供電局全力貫徹落實電費優惠政策的,堅持“應辦必辦,應減盡減”,通過短信通知、客戶經理致電及上門派發告知書,召開近50場大客戶座談會等方式宣傳電費優惠政策。
截至2020年11月,惠陽供電局累計發起兩部制電價追溯退費共1439宗,退電費約0.25億元;階段性減免政策惠及全區超3萬戶企業,累計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18億元。
在營造優質用電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之余,2020年,惠陽供電局勇擔社會責任,為響應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著力拓展新型電力市場,積極實施電能替代,為電能增長提供新的支撐點,筑造“綠色惠陽”。
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惠陽供電局主動爭取到了一系列電能替代的支持政策,并通過數據分析、客戶座談、走訪調研等方式,根據各大企業用戶的用電特點,定制電能替代服務方案,向大客戶推廣電鍋爐、電磁廚房等節能改造項目。
2020年8月,在惠陽供電局的定制服務下,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電磁廚房、電鍋爐、內部設備改造項目陸續竣工投產,“以電代煤”的能源消費新模式在這些企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有效避免了使用煤炭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弊端。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