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為破解久拖不審、久審難結、以審代拖等建筑工程“結算難”問題,我市建設部門去年以來以“黨建+”為抓手,大力探索業主、中介、施工三方之間結算新模式。截至目前,計劃推進的500個應結未結項目已提前全部完成。
2021.01.05為破解久拖不審、久審難結、以審代拖等建筑工程“結算難”問題,我市建設部門去年以來以“黨建+”為抓手,大力探索業主、中介、施工三方之間結算新模式。截至目前,計劃推進的500個應結未結項目已提前全部完成。
建筑工程“結算難”長期以來困擾建筑市場,不僅影響市場環境,也是導致工程款支付不及時、民工工資被拖欠等的“病根”之一。去年5月,我市搶抓經濟工作“爭先創優”契機,借助建筑業和房地產工作專班的“戰時”優勢,實施建筑業提質增速行動。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加快工程結算和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資金回流,為建筑企業釋放出更多發展資金。
我市較早出臺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結算的相關實施細則,協同推進工程款階段性支付比例,解決工程結算長等“老大難”問題。新結算辦法推行后,實現工程驗收后4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程結算,結算時間與以往相比至少提前50%,切實減輕了建筑企業負擔,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我市建設部門大力推行“黨建+技術”模式,建立“紅色調解員”專家庫,制定“紅色調解員”管理辦法,深化“紅色調解員”支部品牌,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造價糾紛調解,解決工程結算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當工程結算遇到糾紛,影響結算進度時,“紅色調解員”及時發揮模范引領作用,為建設各方解惑答疑。截至目前,共組織“紅色調解員”解決問題22個,涉及造價金額2710余萬元。
為徹底解決“結算難”遺留問題,我市對歷年來未按合同約定完成結算的項目進行了全面排查。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661個項目未按約定時間出具工程結算審核報告。各地建設部門結合“三服務”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對“陳年舊賬”提出解決的措施建議,完善督促推進機制。在完成前年目標的基礎上,500個應結未結計劃推進任務也已完成。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